
美国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终身教授刘小乐教授讲座通知
活动时间: 2016-10-14 下午3:30
活动地点: 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
刘小乐教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于1997年在美国麻省史密斯学院获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于2002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博士和计算机科学辅修博士学位。刘小乐教授目前是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终身教授,哈佛大学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组学中心主任。2009年至今兼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座教授,2012年被聘为长江讲座教授,2013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重点学科短期项目教授。
刘小乐科研方向是通过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组学技术来研究基因调控机制和癌症精准医疗。她课题组开发的寻找转录因子模体、免疫共沉淀基因组结合位点、和CRISPR筛选找靶标的统计算法有上万用户,帮助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她课题组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高通量人类核小体分布图谱,首次发现表观遗传组在干细胞发育和癌症中的动态变化,揭示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EZH2、和非编码RNA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的功能机制,发现癌症中表观遗传药物的靶点和抗药机制等等,最近又在癌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复方治疗上有新的建树。
刘小乐教授已在同行评议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超过100篇文,其中50余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杂志上。她H-index为67(有67篇文章被引用超过67次),总引用次数超过20,000次。她主持并参与了多个美国卫生部和国防部、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和973项目等, 现任美国卫生部GCAT评审专家组组长。她获得过多个学术奖项,包括美国国防部前列腺癌研究新人奖(2007)、Sloan 基金会研究奖金(2008)、内分泌学会Richard E Weitzman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16)等。她曾在100多所学校和科研部门和70多场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并参与主持许多国际会议,担任Genome Biology, Genome 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 。从2007年起,她培养的1名博士和12名博士后先后获得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终身制(tenure-track)职位。
刘小乐教授心系祖国,十分重视与祖国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2013年她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王济平副教授共同创立了“长木转化医学中国计划”项目,旨在致力于打造一个促进中美生物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平台,主要为中国临床医生及赴美访学的中国学者进行免费培训,至今已经举办了近百次的培训活动,国内240多所医院或大学的800多位学员从中获益。刘小乐教授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建立与生物信息与转化癌症医学结合的科研合作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并取得建设性成果。